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易学书籍 > 白话易经 > 《白话易经》序言

《白话易经》序言

时间:2019-08-03 03:20:16 阅读:71

       《白话易经》序言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

  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易经》与三《易》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因为中国文化,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以后,冠以《周易》一书,统称六经。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之说的异同出现了。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学派的理论,根据《易纬乾凿度》这本书的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简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两家学者通用的观念,根据《周礼·大卜篇》对于“三易”的涵义,是指上古以来直到周代初期之间的《易经》学术思想,约分为三个系统:(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现在留传的《周易》为宝典,首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殷代的易学是《归藏》。当然,周代的易学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说:认为上古的神农氏世系名“连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谓“连山”,便是“列山”的音别。黄帝的世系又名“归藏氏”。

  因此两说,又有异同的问题存在其间。如果认为夏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连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归藏易》,到了周代,经过文王的整理,才构成《周易》体系的易学,那么关于这两个分岐的意见,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据学者的观点来看《易纬乾凿度》和《周礼·大卜篇》这两种文献资料,应该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历来考据学家们认为《易纬乾凿度》等书,纯出汉末或魏、晋人的伪作,假托是上古的传承。这种观念,并非完全无理,也的确值得研究、考虑。

  可是两汉以后的学者,硬性舍弃《周礼·大卜篇》的观念而不采信,偏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纬乾凿度》之说,认为“简易、变易、不易”为天经地义的易学内涵,这便是后世以儒理说《易》的根据。那是不顾考据,只取所谓“三易”原理的内义,用之说明易学的大要而已。

  此外,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之说,在汉魏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中,便又发生了两种观念。

  (一)认为《连山》、《归藏》这两个系统的易学,早已失传。

  (二)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便是《连山》、《归藏》的遗留,颇为合理。而且《连山》、《归藏》易学的精义,确已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如十二辟卦之说,便是以《归藏》的坤卦为主。卦气起中孚说,便是以艮卦的半象为用。

       易名的定义

  后世有人从《易经》内容所举例的动物,如龙啊、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着眼,并且采用《系辞传》所说,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开始画卦时有“远取诸物”的说明,认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飞鸟的观念。不过,此说并未引起重视。

  到了近代,有人认为“易”便是蜥蜴的简化。蜥蜴这种生物,它的本身颜色随时随地变化多端,当它依附在某种物体时,它的颜色,便会变成某种物体的色相相同。《易经》是说明天地间事物的必然变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征,犹如经书中的龙、象等一样。但总不能叫它是蜴经,因此便起名为“易”。主张此说的,以日本的学者中最为强调。这等于在第二次大战前,说“尧”是香炉,“舜”为蜡烛台,“禹”是爬虫,同样的都含有轻薄的恶意诬蔑,不值得有识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么,《易经》的“易”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根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着《参同契》所标出,认为“日月之谓易”的定义,最为合理。“易”字,因此更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的定义之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加大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文化道统的尊严。

      《易经》的作者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着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适应症,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着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排列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着,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着作。这便是:①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⑥《系辞下传》。⑦《文言》。⑧《说卦传》。⑨《序卦传》。⑩《杂卦传》。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属于尊孔的意识所出发。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着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着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着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着述中常有的事。

       易学的传承及其他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着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氏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

  但自诏、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列》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现在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现在对于研究《周易》来计,这点应当注意及之。

  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瞿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口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周口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此其一。

  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夫太准确的资料。唯所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辩,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

  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着《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

  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口川)杨何,字元敬。无敬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

  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口。口传张禹,禹传彭宣。

  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

  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着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着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

  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

  其中以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友谊赛,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而言。

  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

  汉末的易学,大概都跟着荀爽、虞翻的脚跟而转,愈来愈加没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来别走一途,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说《易》了。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体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迭羲皇之室。

        两派十宗及其他

  由秦、汉以后直到现在,大致综合易学发展的系统,我过去曾胪列它为两派六宗。

  所谓两派:(一)即是以象数为主的汉易,经唐、宋以后,其间贯通今古的大家,应当以宋代邵康节的易学为其翘楚。又别称为道家易学系统的,这便是道家易学的一派。(二)宋儒崛起,间接受到王辅嗣等《易》注的影响,专主以儒理来说《易》的,这便是儒家易学的一派。所谓六宗:(一)占卜。(二)灾祥。(三)谶纬。(四)老庄。(五)儒理。(六)史事。“占卜”、“灾祥”、“谶纬”等三宗易学,其实都是不脱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的,开始于魏以后的道教,套用东汉魏伯阳着《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杂相运用《易》与“老庄”的道理。“儒理”说《易》,大盛于南北宋时期,如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易本义》等,大抵都属于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儒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便偏重于这一观点。

  事实上我以前所提出的六宗之说,还不能尽概两千馀年易学关连的内容。如果加上由象数易学的发展,包括术前的杂易等,应该可归纳为十宗,除了以上所说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便是:(七)医药。(八)丹道。(九)堪舆。(十)星相。

  至于明末清初,佛教中的大师,如益和沿所着的《周易禅解》、道盛和尚的《金刚大易衍义》等,都从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开发,虽别有会心之处,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学的正宗。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学,都以象数为主,比较偏向于固有的科学性质,素来不为寻章摘句,循行数墨的学者所能接受,因此在过去的学术专制时代中便被打入江湖术士的方伎之流,无法有所增益与发明,颇为可惜。

  事实上,《易经》学术思想的根源,如果离开象数,只是偏重儒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未免是很大的损失。古人所谓“象外无词”,也便是这个意思。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配合科学思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芒。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寿的《易林》,京房的《易传》,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着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着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虽然对于易数易学别有心得,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胆地创造卦爻辞例,便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演唱会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串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着,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沿秉和颇得数的效用,亦自成家。

        易学的精神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所谓“洁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但在明辩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障。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

  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专长、坤、复、睽、家人、归妹、渐、姤、、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十六次。

  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昼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体认大《易》“洁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了。

       本书译事的经过

  本书的完成,说来非常惭愧。远在三年前,有一天,程沧波先生对我说:商务印书馆要翻译《周易》为白话,这个工作,原来是由刘伯闵先生担任。刘先生承诺以后,忽然作古,所以王云五先生与程先生谈起,想叫我来担任这个工作,我与伯闵先生也认识,当时听了,便冲口而出担承了此事。在我的想法,如果没有别的打扰,每天翻译一卦,至多半年可以完成。谁知开始着手翻译时,才发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

  一、译本的原文是《周易》,必须要尽量与原文原意不离谱,不可以随便说自己的易学见解,也不能独取某一家的易学见解为准。

  二、上古的文字,一个字或两三个字便可代表一句话或几句话的语意。如果已经了解了古文的内涵,《周易》原文的本身,本来就是白话,用不着更加语译。现在既要用现代语来译出,既不能离经一字,又必须要加上解释字义,考证原意等工作。有时原文只用一个字,便我们需要用好多字来表达它,而且还不能作到尽善尽美。因此便要在“白话”以外,再加“讲解”,才能了解。

  三、历代学者对于五经的着述和研究,包括“四库”以后的着述,如《皇清经解》、《续皇清经解》等书以外,要算有关《易经》的着述为最多。而且各家都别有会心,甚至,互相矛盾的也不少。

  我们当然也不能忽略这些资料而不顾。究竟如何取裁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当时的立意,是以汉易为原则,尽量避开宋易的解释。因为易学的内涵,虽然以“理、象、数”为主,如果真能懂得了注重“象、数”的汉易,其理自然便在其中了,“象外无词”,原是研究易学的笃论。

  有了这些问题横梗在前,所以开始翻译乾、坤两卦时,便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其馀每一个卦,原意计划用一个星期把它翻译出来,结果还是不能如愿以偿。

  在这一段时间,除了手边原有收藏有关《易经》的书籍以外,还得王新衡先生的帮助,送我一套文海出版社《国学集要》第十种中有关《易经》这一全部的书籍。盛意可感,至今还欠上这笔情债。

  跟着我的俗事和课务,纷至沓来,实在无法闲坐小窗翻《周易》了。所以一拖再拖,翻到观卦时,便搁笔迟延,一直没有继续工作。中间曾经写信向王岫老商量,希望另请高明完成此事,结果岫老又坚持不便改约。

  去年春天,徐芹庭来看我,谈到《易经》译稿的事,他看我忙的可怜,便愿意替我完成其事,我当时也想叫他试试看。因为芹庭刚进师大的那一年,便认识我除了欣赏他诚朴的气质以外,还有很多难能可贵的善行,不是一般人能作到的。他是一个孝子,每个星期都要赶回苗栗乡下,赤脚耘田,帮助父母去种地。所以我就叫他先从“来注《易经》”入手,希望他对《易经》下番工夫,结果他的硕士论文照着这个目的来完成。博士论文则研究汉易,他目前偏重“来易”和汉易,从我研究“象、数”方面的朱文光博士,又远在国外,不能和他互相切磋。

  半年以后,芹庭送来全部译稿,他从噬嗑卦以后,一气呵成的成绩。我看过以后,便对他说:“很可惜你仍未脱离‘来易’及汉易的范围。”但是,有了这样的成就的确很不容易。

  这样一搁又是一年。到了年底,程沧波先生又催我交卷。我也觉得实在说不过去了,再去信和岫老商量,希望能采用芹庭的译稿,而且由芹庭负起这本书的着作责任。结果得到岫老的勉强同意,但说必须注明是我和芹庭的合着。因此才有本书的问世。

  但我仍以至诚向商务印书馆和王云五先生以及读者致无限的歉意,才力和精力有限,未能达成想像中的任务。希望将来能够好好地完成一部《易经》的研究,贡献给大家以作补偿。这是否能成为既济卦或未济卦的祝词,便很难预料了。

  
       1、什么是“三易”?
 

  据《周礼·春宫·大卜篇》记载,易有三种,或曰三个系统。即:夏代之易,曰《连山》;商代之易,曰《归藏》;周代之易,曰《周易》。三易,就是夏易、商易、周易的总称。
 

  夏易和商易早己失传,故内容不详;而周易则传承至今,就是今天所谓的《周易》即《易经》。
 

  三易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又)四。”
 

  2、夏易为何称作《连山》?
 

  据传,夏易以艮卦为首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故称作《连山》。
 

  3、商易为何称作《归藏》,又称作《坤乾》?
 

  据传,商易的首卦是坤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即万物都以大地为根源,始发端于大地,终又归藏于大地,故称作《归藏》。
 

  4、商易“首坤次乾”与周易“首乾次坤”的卦序差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这是个卦次排列问题即卦序问题。卦序的差异来自于社会观念的差异,又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差异。
 

  商易首坤次乾,反映了商人重母统的观念,而这种观念是氏族社会的孑遗。周易则正好相反,首乾次坤,反映的是周人重父统的思想。商人首坤次乾,周人首乾次坤,都是试图从自然现象中为自已的思想寻找根据。比如周人有“天尊地卑”观念,在他们看来,既然“天尊地卑”是自然的,那么卦序“首乾次坤”也是自然的。他们总是要把“民之故”和“天之道”纠缠起来,宣扬“天人合一”,并由天尊地卑推导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的思想。汉人讲“三纲”,其实三纲思想在《周易》里早就有了。
 

  5、《周易》中的“周“字是什么意思?
 

  周字的含义,向来有两种说法:
 

  一、周普,即周全、完备。《周易正义·序》引郑玄释《周礼》“三周”之义曰:“《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周》道周普,无所不备。”
 

  6、《易经》的“易”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易”字的含义,历代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蜥蜴。蜥蜴乃壁虎类动物,肤色能随十二时的变化而变化,故假借为变易之易。
 

  二、变易,即变化。
 

  三、一字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这三种说法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易有变化的含义。其实易作变化讲,《系辞传》说得很清楚。《上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下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由此可见,易字之为书名,本义就是变易即变化。统观《易经》全书,时时处处都讲变化,易之名切合书之实。
 

  相比较而言,易作简易、变易、不易之说似乎更为全面也更为确当。简易,说的是易的概括性和可行性;变易,说的是易所揭示的宇宙万物的运动性和变化性;不易,则是说易所揭示的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和规则性。
 

  有趣的是,西方人研究《易经》,把它视为一部预测学着作,书名多取意译,曰《变化的书》(《TheBooRofchanges》)。为此取书名,就是着眼于易字的本义,颇为确切。
 

  总之,易字的意思就是变化,《易经》是一部讲变化的书,因而研读《易经》,应该具有变化的眼光和意识,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变化,把握变化,从变化中观察、审度事物,得出结论。
 

  7、“象”字是什么意思?
 

  象字在《易经》中有两种用法,两种含义:
 

  一、名词,指的现象或表象、形象。《系辞上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这里的象,指的就是现象或表象。而卦象和爻象的象,指的则是形象。
 

  二、动词,意思是象征。《系辞上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者物宜,是故谓之象。”《系辞下传》:“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里的象,意思就是象征,而象征是《易经》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六十四卦的哲理就是通过象征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研读《易经》,要特别注意卦象和爻象的意蕴,辨明它们究竟象征什么。
 

  8、“彖”字是什么意思?
 

  彖,读tuàn。
 

  《系辞下传》:“彖者,材也”。材,即裁。裁,裁断即论断、判断的意思。《周义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
 

  彖本为一种兽,豕(猪)形而有六牙。卦有六爻,彖被《易经》借过来,用以总括六爻之义即一卦之义。《易经》中的《彖传》,就是论断一卦基本思想的文字。凡六十四卦所附之“《彖》曰,”均属比例。
 

  彖又指卦辞,称“彖辞。
 

  9、“几”字的含义是什么?
 

  几,事物出现前预示事物即将出现的细微朕兆。
 

  《易经·系辞下传》:“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孔频达注:“几是离无入有,在有无之际,故云动之微也。”“离无入有”,就是从无过渡、转化到有;“有无之际”,指事物将要出现而尚未出现时的状态。《易经》要人通过卜筮预见事物出现前的朕兆,以趋吉避凶。它盛赞这种预见力:“知几其神乎!”强调“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10、《易传》中的“传”字是舍么意思?
 

  这里的传字读zhuàn,其含义可以从《易传》的内容和宗旨上看出来:《易传》七种十篇,内容和宗旨是解释和阐发《易经》经文大义,可见传就是解释、阐发的意思。
 

  传是古书注释的一种体例和名称,是专门解释经的,所以它是对经而言的,是经的传。古人说:“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过去传和经往往并称,谓之“经传”,原因就在这里。作为一种注释体例,其解经方式主要有二:一是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如《易传》;二是依从文字逐句解释,如《离骚传》。
 

  11、《文言》中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文,饰也,即修辞、说明的意思。《周易正义》:“以(因)《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周易集解》:“《乾》、《坤》为门户,文说《乾》、《坤》,六十二卦皆放焉。”
 

  就内容来看,《文言》是特意解释、说明《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的,也证明文是饰修、说明的意思。
 

  12、“道”的含义是什么?
 

  道,是《易经》里的一个重要概念,研读《易经》,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它的内涵。
 

  道这个概念在“经”和“传”里都出现过,但由于经、传产生的时间和背景不同,所以其含义在经里和传里有很大差异。
 

  一、经里的含义
 

  道在经文的卦爻辞中,共出现四次
 

  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意思是往来于道路上的人,七日就能返回,外出是吉利的。
 

  小畜卦初九爻辞:“复自道,何其咎,吉。”意思是外出能从原路返回,没有灾祸,而且吉利。
 

  履卦九二爻辞:“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意思是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对于被幽禁的人来说,是吉利的。
 

  随卦九四爻辞:“有孚在道,以明何咎。”意思是有俘虏在道路上行走,就知道是什么灾祸了。
 

  以上四个道字,都是道路的意思。可见,《易经》经文中的道,均指具体道路而言。
 

  二、传里的含义
 

  但在《易传》里,道的含义就不同了。
 

  1、道的内涵:一阴阳之谓道。《系辞上传》:“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道,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一阴一阳”,不是指阴阳本身,而是不是阴阳双方的交变运动。在《易传》的作者看来,道并不是阴阳本身,而是“一阴一阳”即阴阳双方的交变运动;道以阴阳为存在的基础,只有阴阳双方的交变运动,即“一阴一阳”的规律,才是道。总之,道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这是《易传》对道的内涵的规定。
 

  2、道的特征: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的作者认为,道作为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抽象的,无形的,不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理性思维去认识和把握;道与万物的区别在于,道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易传》用“形而上”和“形而下”来区别规律性的道和具体性的物,表明了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这是《易经》对道的特征的描述。
 

  13、“器”的含义是什么?
 

  《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嚣。”这里“器”与“道”对举,可见器是一个与道相对的概念。道,是无形的抽象的理即规律或法则;器,则显然是有形的、具体的物即事物(包括器物、制度)。
 

  14、“气”的含义是什么?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含义之一,是指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或本原。
 

  在《易经》中,它指的是阴阳未分的浑沌之气。这种说法,有人称之为太极阴阳说。《彖辞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卦》)元即始基、本原的意思。在《易经》中,乾坤二卦是阴阳之象。所谓“乾元”、“坤元”、实际上是说阴阳二气为万物的始基或本原。
 

  至于天地万物如何化生而成,《易经》认为是通过阴阳二气交感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实现的。《彖辞传》:“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悦),男下女……天感地,而万物化生。”(《咸卦》)《系辞下传》:“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易经》以乾坤为阴阳二物,把天地化生万物的过程比拟为雌雄交媾,并进一步追溯了阴阳的本原,这个本原就是太极一一最高的极。而太极显然就是阴阳未分之气。
 

  从“极”指具体之物的通例看,“太极”也是具体之物。因此,这种太极阴阳说,实质上是一种以气为天地万物始基、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
 

  15、如何理解“神”这个概念?
 

  神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一、指万物神奇而微妙的变化。《系辞上传》:“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意思是万物的变化非常神奇,不泥于一方,而《易》是反映这种变化的,因而也不会定于一体。又:“阴阳不测之谓神。”意思是阴阳的对立转化非常迅速,不可测度。这是神这个概念的根本含义。
 

  二、指人的智慧、德行的最高境界。《系辞上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系辞下传》:“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三、指易卦预知未来的神奇作用。《系辞上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些话都是极力赞颂易卦的神奇。
 

  以上三种意义上的神,都不是鬼神之神。
 

  但有时神也指鬼神之神。谦卦《彖辞传》:“鬼神害盈而福谦。”《系辞上传》:“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不过这里的神与古代宗教里的神的含义并不相同,指的是“精气为物”,而不是超自然的力。
 

  16、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形而上”。是指无形无体,不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只能借助现性思维去认识和把握的,抽象的东西,这就是“理”。所谓“形而下”、是指有形有体,既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又能借助理性思维去认识和把握的,具体的东西,这就是“物”。
 

  这里的“上”、“下”是“高”、“低”的意思。“形而上”就是“高于形”,指道作为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法则,具有无形的、抽象的性质,亦即“阴阳不测之得神“(同上),”神无方而易无体“(同上)的特性;“形而下”就是“低于形”,是指世界万物作为具体存在,具有无形的、具体的性质,亦即“形乃谓之器”(同上)的特性。
 

  17、什么是阴阳?
 

  阴阳是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最早,只表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谓之阳,背日者谓之阴。不久,又被引申,用来指称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后来,随着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则进一步上升成为哲学概念概念,用来指称、表示宇宙间一切相互对立的事物,矛盾统一的动态平衡势力或属性。凡动的、热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强壮的等等,均为阳;凡静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和、虚弱的等等,均为阴。其概括和象征范围极为广泛,举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彼此相互对立、矛盾统一的事象物理,如天地、日月、昼夜、黑白、明暗、冷暖、胜负、动静、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内外、快慢、刚柔、宽严、虚实、奇偶、方圆、大小、远近、出入、进退、往来、得失、存亡、损益(增减)、生死、吉凶、祸福、泰否、优劣、君臣、官民、父母、夫妻、男女、等等,无不包含其中,都可以用它表示。朱熹说:“天地之间,无往而非阴阳,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这是对阴阳的很精当的说明。阴阳观念和阴阳概念,体现了中国古人极为非凡的想象力和概括力,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象征。
 

  阴阳相当于今天说的矛盾。其实用什么语词表示都可以;如叫天地,叫上下,叫黑白;只是当初中国古人选择了这两个字眼儿,而没有选择别的。
 

  中国古人己经深刻认识到了阴阳的相互作用对万物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易经·系辞上传》:“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就是自然法则或规律。《易经》的作者们不仅看到辞宇宙万物存在相互对立、矛盾统一的现象,而且把它视为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中国哲学中的阴阳理论承认、重视阴阳对立,并追求、崇尚阴阳统一即平衡、和谐,这种思想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18、什么是“两仪”?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七说名目虽不同,实质却是一致的,即都是指具有阴阳对立性质并能化生出其他东西的事物或事物的品格。
 

  19、什么是“四象”?
 

  “四象”,指少阳、老最、少阴、老阴。此四者,在筮数上体现为七、九、八、六,在时令上又象征春、夏、秋、冬。
 

  关于“四象”还有三说:一说为金、木、水、火,一说为东、西、南、北,一说为阴、阳、刚、柔。
 

  20、什么是“四营”?
 

  “四营”,指占卦时求出一爻的四个骤步,即“分二”、“挂一”、“揲四”、“归奇”这四道着程序。营,经营,依此经营,即可求得卦形,故称“四营而成《易》”。也有人认为“四营”指营求少阳、少阴、老阳、老阴。
 

  21、什么是卦辞?
 

  说明六十四卦各卦要义的文辞就是卦辞。各卦卦形之下有卦名卦辞。如乾卦,卦形下写:“乾。元亨,利贞。”其中“乾”是卦名,“元亨,利贞”就是卦辞。
 

     《周易》入门35问
 

  1、问:何谓《周易》?
 

  答:《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着,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内涵涉及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军事学、气功学等。千百年来,《周易》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2、问:何为《三易》?
 

  答:《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周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
 

  3、问:《周易》的组成?
 

  答:《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易传》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
 

  4、问:《周易》成书于何年?
 

  答:《易经》又称本经,简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三千年前。《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据称《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着,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着爻辞,孔子撰《易传》。
 

  5、问:为什么叫《周易》?
 

  答:(1)因为《周易》完成的时间在周代,所以,周字应该解释为周代。(2)周为周匝,意无所不包,无所不备也。易者,《参同契》讲“日月为易”。《乾凿度》谓:“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是说变化在外表的气,不变是本体的位。东汉未年的郑康成提出了著名的三易说:“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说文》里有“日月为易”。另外,笔者发现“周”字为笔画八画;“易”字也为八画;两字合起来八八为六十四。这里是否暗含《易经》由八宫(八卦)、六十四卦组成。
 

  6、问:《易传》的基本内容?
 

  答:《易传》有七个题目十篇文章(即十翼):
 

  一、《彖》分上下二篇,解释《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辞,不解释爻辞。
 

  二、《象》也分上下二篇,解释卦、爻辞之文,《象》又分《小象》和《大象》,解卦辞的为《大象》,释爻辞的为《小象》。
 

  三、《文言》为解释乾、坤两卦之文。
 

  四、《系辞》也分上下两篇,为释卦、爻辞之文。
 

  五、《说卦》为解说卦象及卦文之文。
 

  六、《序卦》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作解释之卦。
 

  七、《杂卦》是对六十四卦中相反卦义作阐释之文。
 

  7、问:请介绍一下《三易》说?
 

  答: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如现在的电脑,就是把复杂的计算程序转换成“0”和“1”这两个简单的符号。
 

  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或者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不变的。
 

  我认为,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即阴阳二爻)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8、问:八卦、六十四卦的组成?
 

  答:八卦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经卦组成。
 

  六十四卦由乾、垢、遁、否、观、剥、晋、大有、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艮、贲、大蓄、损、睽、履、中孚、渐、坤、复、临、泰、大壮、快、需、比、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组成。
 

  9、问:何谓八经卦?
 

  答:八经卦就是八卦,八卦是八经卦的简称。在《易经》经文中,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或一个阴爻与两个阳爻,或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组成一个单卦,再由八个经卦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别卦。
 

  10、问:八卦的排列方试是怎样的?
 

  答:《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的变化由太极开始,由太极产生出两仪即阴阳。即有阴阳,使相互感应,阳育阴,阴含阳,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曰四象。四象现在一般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根据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图按其数字排列运行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就是先天八卦数。根据先天八卦的次序,我们可以知道人在母腹中,首先开始生头,因为乾为一,次生肺,因为兑为二,次生心,因为离为三,次生肝胆,因为震为四、巽为五,次生肾,因为坎为六,次生肠胃,因为艮为七,次生肌肉,因为坤为八。后天八卦传说为周文王所制,又称文王八卦。其排列次序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先天八卦说的是宇宙形成时的状况,后天八卦说的是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11、问:什么叫先天?什么叫后天?
 

  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形成以前的状况,叫先天,有了万事万物,那就是后天了。换句话说,人在娘胎里是先天,离开娘胎是后天,先天后天是划分阶段范围的一种界说。
 

  12、问:何谓“三才之道”?
 

  答:三才指天道、地道、人道,即天、地、人。《易传》里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在六十四卦中每卦都由六个爻组成,五爻、六爻代表天,三爻、四爻代表人,初爻、二爻代表地。这说明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它们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周易,实际上就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
 

  13、问:六爻的爻位是怎样定位的?
 

  答:一卦有六个爻,分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一)初爻、三爻、五爻为阳爻,二爻、四爻、上爻为阴爻。
 

  (二)一卦之中上爻为上位。上卦之中爻和下卦之中爻为中位,初爻为下位。
 

  (三)五、六爻为天位;三、四爻为人位;初、二爻为地位。初爻、三爻、五爻为地、人、天之正位。
 

  (四)初爻居内卦之下,四爻居外卦之下位,是为同位。二爻居内卦之中位,五爻居外卦之中位,是为同在中位。三爻居内卦之上、上爻居外卦之上,同在上位。
 

  (五)五爻为尊位,二爻为*位,为小人之*。五爻为天之正位,为君位、为尊位。阳居五爻,为阳居尊位。阴居五爻,为阴居尊位。居尊位,象征人居帝王之位,属旺势。
 

  (六)初、三、五爻为阳位,二、四、上爻为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得位,或称当位、正位、位正、在位。反之,为不得位,或称失位、未当位、位不正。
 

  14、问:请介绍一下阴爻、阳爻?
 

  答:阴爻、阳爻是组成八八六十四卦的基本符号,下面分别介绍。
 

  阳爻:用(—)表示:象阳、象天、象君、象父、象君子、象大人、象男人、象奇数、象阳性之物、象刚、象键、象动等。
 

  阴爻:用(--)表示:象阴、象地、象民、象母、象小人、象女人、象偶数、象柔之状、象静、象轻、象亡物等。
 

  为了区别阴阳属性,阳爻用“九”字,阴爻用“六”字。阳卦之阳爻,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卦之阴爻,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一卦之中,有阴爻有阳爻,按其所居的爻次,分别在数前加一个阳“九”或阴“六”。乾卦多一个“用九”爻,坤卦多一个“用六”,因此,这两卦各有七个爻数。其他六十二卦没有这种情况。
 

  15、问:请解释一下爻位的刚柔问题?
 

  答:阴爻在阳爻之下,成为柔者顺从刚之象,如妇女顺从男人、臣民顺从君主等,叫:柔从刚。阴爻在阳爻上面,是柔者欺刚之象,如女欺男、臣欺君等,叫:柔乘刚。
 

  一卦六个爻,如下面五个爻为刚,上面一个爻为柔,叫:刚胜柔或刚制柔。反之,叫:柔胜刚,柔制刚。一卦六个爻,如九五爻为阳爻,为刚,上下五个爻为阴,为柔,叫:五柔应一刚,众从五,是五柔维护一刚之态。
 

  16、问:什么叫相应和不相应?
 

  答:所谓相应是指阴爻与阳爻相对应,即阴阳对应。在六爻中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叫相应。如果两个阳爻处在初爻和四爻的位置上叫不相应,同样,两个阴爻同时在二爻、五爻的位置上,也不相应,或者叫阴阳不和。
 

  17、问:爻位的吉凶是怎样的?
 

  答:《系辞》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益,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这是说二爻与四爻都处于阴位,有相同的功能,但一个在内卦,一个在外卦,所以为“异位”。第二爻爻辞多吉利,第四爻爻辞多恐惧,是因为“二”在下卦的中位,远离“五”的君位,受其牵制较小,二爻居内卦之中,在近处,所以多益。而“四”与“五”离君位接近,容易冒犯得咎,四爻在外卦远处,所以导致时在恐惧之中。“三”与“五”爻都为阳位,其作用相同,但位置不同,三爻处下卦的上位,表示一事物发展到了顶级,与五爻尊位同性相斥,又与上爻相应,而上爻为卑*之阴位,表示整个事物的消亡阶段,所以三爻多凶险。“五”爻处上卦之中位,处尊贵之位,又与处中位的二爻相应,所以多吉利。
 

  18、问:什么叫作卦?
 

  答:什么叫作卦?古人说:“卦者挂也。”他的意思是,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它告诉我们宇宙里有八样东西,已经挂在那里,这就是八卦。现在我们简单看一下八卦都代表什么:乾卦代表天,坤卦是地,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高山、陆地,兑卦代表海洋、河流。这八个大现象,代表着整个宇宙,所有的东西都在这八个现象里了。
 

  19、问:什么是象?
 

  答:关于什么是象,《系辞》的解释是:“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说的通俗点,“象”就是形象、象征。
 

  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爻位之象”、“像形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七种。《象》是解释《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周易预测断卦的主要方法。
 

  20、问:何为“八卦之象”?
 

  答:《周易概论》根据《说卦》对“八卦之象”作了如下介绍: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斧,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茛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鞣,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胃,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赢,为蟹,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21、问:何为”方位之象“?
 

  答:方位之象指的是八卦所象征的八个方位。即乾为西北;坎为正北;艮为东北;震为正东;巽为东南;离为正南;坤为西南;兑为正西。
 

  22、问:何为”像形之象“?
 

  答:像形之象就是组成该卦所具有的形象。如乾卦象天,坤卦象地,震卦象雷,巽卦象风,坎卦象水,离卦象火,艮卦象山,兑卦象泽。
 

  23、问:何为”互体之象“?
 

  答:“互体之象”是指在一个卦里,由二爻、三爻、四爻和三爻、四爻、五爻新组成的两个卦,这种由内卦和外卦交互组成的新的卦象,就叫“互象”或者叫“互体之象”。
 

  24、问:何为“反对之象”?
 

  答:“反对之象”是指将一个六画之象颠倒过来,它就成了一个新的卦体。如《讼》卦颠倒后是《需》卦,它们两卦互为“反对之象”。
 

  25、问:何为“六画之象”?
 

  答:内卦外卦(即上下两卦)相重而成为六画之象,这六个爻画(即六十四卦卦体)根据它们的排列分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分成“天”、“地”、“人”等。(关于它们的含义前面已解释,这里不再叙述)。
 

  26、问:何为“爻位之象”?
 

  答:所谓爻位就是每一爻在卦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它们所处的不同位置,其所象征的内容亦不同。如初爻之象,象征事物的开始阶段,二爻象征事物的变化阶段,三爻象征发展阶段,四爻象征进步发展阶段,五爻象征成功阶段,上爻象征发展到尽头。如果以六爻表示行政机关里不同级别人物,初爻象征办事员;二爻象征科员;三爻象征科长;四爻象征处长;五爻象征局长;六爻象征顾问。
 

  27、问:何谓“承”、“乘”?
 

  答:“承”、“乘”是指在一卦中,相邻的两个爻,上方的爻,对下方的爻是“承”;下方的爻,对上方的爻是“乘”。
 

  28、问:何谓“比”?
 

  答:“比”是两个相邻的爻,有一种相亲密的关系,当然必须是阴与阳,才有亲近感。如“初爻”与“二爻”,“二爻”与“三爻”,“三爻”与“四爻”,“四爻”与“五爻”,“五爻”与“上爻”相比。
 

  29、问:何谓“时”、“时义”、“时用”?
 

  答:所谓“时”,是说根据事物所处的不同时间、地点等条件,预测吉凶,以决定进退。“时义”是说为卦的时间意义。“时用”是说为卦的时间效用。
 

  30、问:何谓“卦主”?
 

  答:“卦主”是说在一卦中,有一爻占据该卦的主导地位,这一爻就是卦主。物以稀为贵,如五阴一阳卦,则阳爻为卦主,五阳一阴卦,则阴爻为卦主。
 

  31、问:何谓“卦变”、“爻变”?
 

  答:“卦变”是说某卦是从某卦而来的,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变化关系,称为“卦变”。“爻变”一是指阴阳爻自身性质的变化,即阴变阳或阳变阴;二是指一爻与另一爻的互相易位所引起的变化。
 

  32、问:何谓“旁通”?
 

  答:“旁通”是说一卦与另一卦相对应的爻相好相反。
 

  33、问:请解释一下“吉”、“无咎”、“吝”、“凶”等的判断辞?
 

  答:“吉”是吉祥。“吉”又分吉、初吉、贞吉、大吉、元吉。“无咎”是没有灾难、过错,虽然不是吉,但也不是凶。“咎”又分为咎、匪咎、何咎、无咎。“悔”是后悔,困厄。“悔”有有悔、无悔、悔亡、悔有悔。“吝”是羞辱,艰难。虽然不是凶,但也是恶运。“吝”又分吝、小吝、终吝、贞吝。“凶”是凶恶,凶险。“凶”有凶、终凶、有凶、贞凶。
 

  34、问:请解释一下“元、亨、利、贞”四字?
 

  答:“元”有大与始的含意。“元”又分元吉、元亨、元夫。“亨”是通的意思。“亨”又分亨、小亨、元亨。“利”是祥和。“利”又分无不利、无所利、利某或不利某、利贞。“贞”是正与固的意思。“贞”又分贞吉、贞凶、贞厉、可贞、利贞。有关“元、亨、利、贞”及“吉、无咎、吝、凶”的详细解释请参看《周易古经今注》等有关篇章。
 

  35、问:请谈谈《周易》的四个基本要素?
 

  答:“象、数、理、占”是历代易学的四个基本要素。“象”谓卦爻之象,指卦爻画所表征的物象及物象状态。“数”是指在筮占中,带有算术演算或数学运算性质的分数道具,以及由分数道具所求得的各不同数值,及其奇偶之别。“理”有义理与易理之分。易理就是《易》之理。指由《周易》及易学的一整套独特语言与范畴所表达的,并借助《周易》及易学所独具的象与数或象数模式所展示的,宇宙间一切天人宇宙之理。义理是指由卦爻象数及卦爻辞所引发的人事之理。“占”即占筮。
 

《白话易经》

《白话易经》序言

 

第01卦 乾为天

 

第03卦 水雷屯

 

第04卦 山水蒙

 

第05卦 水天需

 

第06卦 讼卦

 

第07卦 地水师

 

第08卦 水地比

 

第09卦 风天小畜

 

第10卦 天泽履

 

第11卦 地天泰

 

第12卦 天地否

 

第13卦 天火同人

 

第14卦 火天大有

 

第15卦 地山谦

 

第16卦 雷地豫

 

第17卦 泽雷随
 

第18卦 山风蛊

 

第19卦 地泽临

 

第20卦 风地观

 

第21卦 火雷噬嗑

 

第22卦 山火贲

 

第23卦 山地剥

 

第24卦 地雷复

 

第25卦 天雷无妄

 

第26卦 山天大畜

 

第27卦 山雷颐

 

第28卦 大过卦

 

第29卦 坎为水

 

第30卦 离为火

 

第31卦 泽山咸

 

第32卦 雷风恒

 

第33卦 天山遯

 

第34卦 雷天大壮

 

第35卦 火地晋

 

第36卦 地火明夷

 

第37卦 风火家人

 

第38卦 火泽睽

 

第39卦 水山蹇

 

第40卦 雷水解

 

第41卦 山泽损

 

第42卦 风雷益

 

第43卦 泽天夬

 

第44卦 天风姤

 

第45卦 泽地萃

 

第46卦 地风升

 

第47卦 泽水困
 

第48卦 水风井

 

第49卦 泽火革

 

第50卦 鼎卦

 

第51卦 震为雷

 

第52卦 艮为山

 

第53卦 风山渐

 

第54卦 雷泽归妹

 

第55卦 雷火丰

 

第56卦 火山旅

 

第57卦 巽为风

 

第58卦 兑为泽

 

第59卦 风水涣

 

第60卦 节卦

 

第61卦 风泽中孚

 

第62卦 雷山小过

 

第63卦 水火既济

 

第64卦 火水未济

 

易经·系辞上传

 

易经·系辞下传

 

易经·序卦传

 

易经·杂卦传

 

易经问答

八字精批宝宝取名流年2023八字财运

解读八字密码,分析命局喜忌,揭示您一生命运、事业财帛、情感婚恋以及未来发展。

参照生辰八字,结合三才五格原理,为宝宝起一个弥补五行,平衡八字的好名字。

分析八字流年吉凶,查看您的流年运程详批,轻松掌握虎年变化获得旺运技巧。

财帛非定数、求财有玄机,解析流年财富运势,把握旺财机遇。

八字合婚

八字合婚

生肖运势

生肖运势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

公司取名

公司取名

测终生运

测终生运

婚姻走势

婚姻走势

姻缘分析

姻缘分析

外貌分析

外貌分析

------分隔线----------------------------